烟油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烟油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资讯】新医改调查新农合怎么办肉实树属

发布时间:2020-11-04 07:35:27 阅读: 来源:烟油厂家

新医改调查:新农合怎么办?

经济半小时

看病贵、看病难一直困扰着许多人,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将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来推进医改,新医改方案也将在近期公布,新医改方案究竟会带来哪些改变?从今天起,我们选取了安徽、云南和宁夏的三个地方,将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、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来探索医疗体制改革,今天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,2002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》,明确指出:要“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”。这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实施八年了,到底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变化?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?一起来看看记者在安徽省无为县的调查。

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?

一个女孩叫郭飞飞,2007年夏天,一场疾病改变了她的人生,也改变了她的家庭。

无为县无城镇城北村先锋村民组郭俊武:“他说这尿毒症,我就问他,这个尿毒症严重不严重?他说这个尿毒症已经到晚期了,我当时我就吓晕了。”

医生告诉郭俊武,要挽救女儿的性命只能是找到匹配的肾源,做肾移植手术,万幸的是,通过配对检查,郭俊武自己的肾可以移植给女儿,然而,巨额的手术费却让郭俊武非常发愁。

郭俊武:“我就问医生,做这个手术大概要好多钱?他说大概要甚至二十万,大概要甚至二十万。”

郭飞飞知道,昂贵的手术费用对家里来说是个天文数字,而且长期以来,村里人得了病也都是“小病拖、大病扛”,因此一开始她拒绝接受手术,为了说服女儿,郭俊武卖掉了家里的房子、卖掉了自己跑运输的货车,再把亲戚们东拼西凑的钱一起捧到女儿面前。

郭俊武:“当时我就跟小孩子,把钱捧给她,要不然小孩子不愿意做。”

郭飞飞:“他就讲嘛,反正亲戚借一点,农村合作医疗报一点,能减轻好多负担,他就讲换吧。”

就这样,2007年12月,父女两在合肥做了肾移植手术,手术前东挪西借的钱基本上全部花光了。

郭俊武:“我算算加起来,算大大小小,做过手术以后,到年底的时候,大概是15万多,后头再来一个感染,就18万多了。”

正是在2007年,安徽省无为县推行了新型农业合作医疗,当时的筹资标准是:农民每人交10元钱,各级政府补助40元,全县当年的平均补偿比例是33.4%,根据当时的筹资规模,无为县规定每户农民每年最高的报销金额,不得超过两万元。

虽然和花掉的近20万相比,报销的两万元是杯水车薪,但是能报销一点一家人还是非常高兴,然而做完肾移植手术后,这个家庭的境遇却大大改变了。

房子被卖掉后,很长一段时间一家人只能寄居在亲戚家,2008年,村委会出了钱,在左邻右舍的帮衬下,郭俊武盖起了现在的这个房子。

郭俊武:“家具也不打算置,也不打算装房子,就这样就行,只要能住,能那个就行。”

以前郭俊武跑运输,一个月能挣4、5千元,现在不光车卖掉了,把自己的肾移植给女儿后,他的身体变得非常虚弱,干不了重活。

飞飞的母亲以前一直在家里操持家务,现在为维持家里的开销,在一家小饭馆洗碗打杂。

郭飞飞:“我妈妈在那里打工,一个月就800块钱,在那里帮人家洗碗也挣不了多少钱。”

记者了解到,现在郭俊武家里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里的日常开支,然而手术后,飞飞每个月要去合肥的大医院检查一次,每天还要吃十几种抗排异、抗病毒、护肝、养胃的药物,一个月的平均花费都在八、九千元。

郭俊武:“她不笑的时候,我在家里就老是发愁。”

所幸的是,2008年起,新农合的筹资标准由50元变为了100元,由于筹资规模扩大,无为县的补偿比例也由2007年的33.4%提高到了49.6%,报销封顶线设定为了5万元,这让郭俊武一家人看到了些许曙光。

郭飞飞:“反正就是心情好一点,因为负担要轻一点。”

在安徽省无为县,目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人数达到了105.9324万人,2007年,参合农民获得补偿58374人次,总补偿金4296.87万元,其中获补偿万元以上的485人,达封顶线2万元的52人;2008年参合农民获得补偿149005人次,总补偿金10247.89万元,获补偿金万元以上的1151人,达到封顶线5万元的57人。在郭俊武一家人的新农合就诊证上,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每个月报销的费用,郭俊武告诉记者,就是靠每个月报销的费用,再加上东挪西借的钱,每个月才能维持飞飞的检查和药费,如果有一天,飞飞的病情有反复,他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。

飞飞母亲:“她就不能感染了,感染就不行,感染它就家里资金就肯定好危险了。”

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足、人员短缺,仍然在制造新的看病难

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3年推行到现在,全国参加人数已经达到了8.14亿,覆盖全国91.5%的农村人口,而在安徽省无为县,这个比例更高达95%,前面我们看到,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看病的经济压力,但是对患了大病重病的农民来说,当前的报销比例还太低,报销总额还太少,负担仍然很大,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两会期间透露,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有一个大提升,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将提高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,那么,农村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又是否能适应这场变局呢?

不到早上7点,当记者来到无为县人民医院时,挂号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队。

患者家属:“牛埠镇那边过来的。”

记者:“牛埠镇离这多远?”

患者家属:“一个多小时。”

患者:“我从赫店镇来的。”

记者:“离这多远呢?”

患者:“20几里。”

记者:“你是哪不舒服呢?”

患者:“眼睛不舒服。”

来到门诊大楼,这里也已经是人头攒动,医生被前来问诊的病人团团围住。在办理出入院手续的窗口,记者看到这位患者家属手拿单据,正在焦急的等待。

为县高沟镇新沟社区上游村民组刘永福:“我这有个哥哥哑巴是,70岁了,屁股骨折。”

刘永福告诉记者,他的哥哥无儿无女,是位孤寡老人,两天前不小心摔了一跤,他急忙把哥哥送到了镇上的卫生院。

刘永福:“昨天下午带他去了拍的片子,片子拍出来以后,它那里说没办法治的,所以只能到县医院来。”

刘永福没有想到,赶了四十多里路,把哥哥送进了县医院,却只能这样被安排在医院的走廊上。

刘永福:“那没办法想,那里头都住满了。”

感觉到了刘永福的无奈,为了看看医院是否真的床位紧张,记者决定在住院部里走访一圈,结果发现住院部的每一层都像这样:走廊两边放满了临时增加的床位,走廊中间的通道,勉强可以让前来护理的医护人员通过,由于空间紧张,患者家属们只能靠在病床边上照顾病人,到了夜里也根本没有可以栖身的地方。

记者:“她是哪不舒服呢?”

患者家属:“她就是胃肠,到现在看才知道她是慢性胃炎,盆腔炎。”

记者:“咱们那有乡镇医院吗?”

患者家属:“乡镇有。”

记者:“那为什么不在那看呢?”

患者家属:“那边查过,没查到什么玩意,才过来查的。”

患者:“我是百胜镇的。”

记者:“住了多久了?”

患者:“今天早上才来的。”

记者:“为什么不去当地的乡镇医院呢?”

患者:“平时的这个医院都没有人。”

在护士工作台上堆放着几百个输液袋,护士长董晓玲告诉记者,自从2007年新农合在无为县推行以来,工作量就突然加大了,现在她们一个科室的每天的输液量就超过了600人次。

无为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长董晓玲:“新农合是07年大概差不多,从新农合开始那里开始,病人增多,后面人也跟不上那个速度了,我们更忙了,你看我长好多白头发了,压力大,确确实实压力大。”

无为县卫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:2006年的住院人次不到2万,2007年,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,住院人次增加为2.7万,到2008年上升到了超过四万人次;而无为县140万的总人口中,农业人口占120万,可以说增长的部分基本上来自农民,在无为县人民医院,院长李花江告诉记者,医院的床位只有365张,而现在住院的病人却超过600位,床位不足只能加床,春节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时,床位还要更紧张,面对这种现状,李花江说出了他的担忧。

无为县人民医院院长、党委书记李花江:“条件还是不行,一个遇到危重病人抢救就没有办法抢救,我们走廊里面没有中心,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抢救器材设施的话,还有从其他地方往这里放,很不方便,所以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感到很担心。”

李花江告诉记者,面对着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患者,他们也曾劝说患者对于一些常见病、慢性病能尽量选择就近的乡镇医院进行医治,但收效不大,而采访时,刘永福也倾诉了他的苦衷,他的儿子在外工作、女儿还在上学,老伴的身体不好,家里还有大量的农活需要操持,而哥哥这一住院,至少需要20天,如果镇上的医院能治哥哥的病就会少很多麻烦。

刘永福:“乡镇医院不行,没有希望的,那只有到县医院来。”

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后,无为县人民医院的压力猛增,病人数量远远超过医院的承受能力,一方面患者得不到好的治疗环境,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又忙不过来,工作紧张,甚至很多医疗设备都找不到地方安放,采访中,记者发现不少患者得的并不是重病大病,那他们为什么不在乡镇医院就近就医,反倒舍近求远跑到县医院看病呢?再来看看无为县几家乡镇卫生院的情况。

白茆镇,是一个总人口12万人的大镇,上午十点,当记者来到白茆镇中心卫生院时,不仅看不到前来看病的患者,一些科室的坐诊医生也都已经离开。

安徽省无为县白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汪会森:“这是骨科。”

记者:“我看里面都没有大夫?”

汪会森:“我自己就是骨科的。”

记者:“这个科室呢?”

汪会森:“这个是小儿科。”

记者:“我看到里面也没有大夫。”

汪会森:“刚刚出去了吧。”

白茆镇中心卫生院最好的建筑,是这栋住院部大楼,院长汪会森告诉记者,这是2004年国家投资的一个国债项目,原先的设计规模是50个病床,但在护士工作站记者看到,登记的住院病人不足十人。

在陡沟镇中心卫生院,记者同样看到了一栋崭新的住院大楼,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,这是2006年国家投资的国债项目,设计规模是84张床位,但是在病房里,记者只看到寥寥几位住院病人,其余的病床都在闲置。

高沟镇中心卫生院的这栋住院大楼,也是国家投资的国债项目,然而走进住院部却是一片冷清,一层的妇产科既没有产妇和婴儿,也看不见医生。

护士:“这是待产室,我带你进去看看。”

记者:“这个也是没人?”

护士:“没有人,对。”

记者了解到,安徽省的新农合补偿标准规定:乡、县、县以上医院住院的“起付线”分别为100元、300元、500元,补偿比例分别为70%、65%、55%,也就是说,参合农民在基层医院看病得到的实惠更多,那么这些乡镇医院为什么却很冷清呢?这个卫生院是红庙镇唯一的一所卫生院,早上7点,虽然前来看病的人并不多,但却是这里每天最忙的时候,院长陈胜龙正在耐心的询问患者的病情。

安徽省无为县红庙镇卫生院院长陈胜龙:“就是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基本在我们这个地方,说句不好听的,叫做什么?叫做万金油,什么病都能看,比如说你来个急诊了,你不能说哪一科室的,你是内科医生也好,是外科医生,你都得上去给他治疗的。”

陈胜龙告诉记者,在乡镇医院行医,得做全科医生,但医院的医疗设备却远远满足不了诊断的需要,除了B超、心电图,医院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生化检查。

记者:“其他的没有了,其他的就是靠医生了,一个听诊器,一个血压计,体温表,就是靠这个常规的检查了。”

除了设备,药品储备也是困扰陈胜龙的一个因素,在红庙镇卫生院的这间小药房,堆放着医院全部的药品。

医生:“它这个主要是常用药,抗清素类的,维生素类的,都是常用药,没有什么特殊的药物。”

陈胜龙在这个医院工作了20多年,担任院长也近10年了,一直都想添置设备、扩充药品贮备,但却没有资金,而眼下最让他着急的是,医院的人手已经捉襟见肘。

陈胜龙:“能开处方的是4位,一共就4位,其中是一个是职业医师,三个是职业助理,学历都不是很高。”

陈胜龙告诉记者,最近几年,无为县卫生局陆续招募了几批大学生,分配到基层的乡镇医院,但是来了之后却总是留不住。

陈胜龙:“去年08年就分一个大学生,他是搞药学的,专门搞药学的。”

记者:“后来留住了吗?”

陈胜龙:“他家是住在城里的,像这一类人,他在这个地方就待不住,还是回城了。”

留不住人才让陈胜龙感到有些无奈,更让他担心的是,由于缺医少药,虽然红庙镇共有44000人,但医院每天的门诊量还不到50人次,住院的患者就更少。

陈胜龙:“09年,现在你看这个1、2月份吧,1、2月份一共14个人。”

记者:“3月份呢?”

陈胜龙:“3月份好像没有。”

为了改变医院的现状,2008年,财政拨款给红庙镇卫生院筹建了这座正在施工的住院大楼,设计规模是:20个病房、一个手术室、一个输液大厅,这让陈俊武感到非常高兴,但是一直以来,住院的病人寥寥无几,他也担心新大楼建成后,会成为一个摆设。

记者了解到:为了提高农村医疗体系的服务能力,2008年,无为县投资1000多万元,对17个乡镇的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。安徽省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计划斥资12亿元,改建1230所乡镇卫生院、建设10000个村卫生室,并配备必要的诊疗设备。

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徐恒秋:“光有设备,光有房屋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,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去看病,你的房子也是新的,设备也有,为什么不愿意来,还是对你的技术信不过,对你的人员技术信不过,所以这几年我们也在想法设法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。”

农民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,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出新的目标

县医院人满为患,和它形成巨大反差的是,乡镇医院一片冷清。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足、人员短缺,仍然在制造新的看病难。农村的公共医疗制度在改革,而农民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我们怎么才能跟上变化的脚步,满足8亿农民的需求?这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出了新的目标。

根据安徽省卫生厅的统计数据显示,2003年,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,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平均报销比例为23%;2007年筹资标准提高到50元,平均报销比例为33%;2008年筹资标准再次提高到100元,平均报销比例达到了46.08%,虽然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,报销比例在不断提高,但是,安徽省的新农合补偿方案中却设置了5万元的封顶线。

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夏北海:“现在的报销比例,与老百姓的希望值还是有点差距,现在呢,只有资金筹资标准只有一百块钱,是想保大病,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大病,还不能完全给它解决很多的困难,因为这个受资金总量的影响,我们也是在一百块钱的情况下,尽量兼顾着各方面,大病小病都兼顾,讲来讲去还是这一百块钱太少,很难两头兼顾,很难两头兼顾的很满意。”

目前,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为8.14亿,参合率达到了91.5%,按照每人100元的筹资标准,每年新农合基金的资金规模达到了800.14亿元,如何让这项涉及人口最多、资金规模巨大的民生工程,更好的发挥作用,在今年的“两会”上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了明确的部署。

国务院总理温家宝:“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,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,适当扩大报销范围,提高报销比例,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,今后三年内,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,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。”

半小时观察:资源配置还需动手术

中国到底存不存在看病难,到底算不算看病贵,今年两会期间这个问题还曾经引起过争议。可如果问农民,他们中间的很多人还是会说难。

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了农民看病的后顾之忧,但农民看病缺的不仅是钱。正像节目中看到的,在农村地区,缺医少药仍是相当突出的民生问题,很多乡镇一级的基层医院,空有几百万投资盖起来的新楼房,优秀的医生不愿意去,即使有也很难留住人才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农民一旦有了病,还是只能去县医院或者市里省里条件技术更好的大医院。

舍近求远,其实谁都知道这是无奈的选择,但好的医生、先进的设施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,农村基层医院尽管不拥挤,可水平较差,小病被拖成大病,让人无法放心。如果医疗资源还是按照行政体制来划分,仍然是倒金字塔形的分配格局,而不是根据农村老百姓的需求来设置,全国人民上协和的现象就难以中止,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也就难以彻底解决。

让农民在家门口看病,不仅要盖新的病房,寄予更多的补贴,也要引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,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差距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除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我们的公共卫生体制还需要动更多更大的手术。

部落守护者破解版

开心挪挪车最新版

皇冠体育安卓版